News Paper Cutting
東大街水上餘輝 筲箕灣漁情未了
2019-05-14
提起筲箕灣,很多人就立即會想起東大街遠近馳名的魚蛋粉店,但未必會知道魚蛋粉背後隱藏了昔日水上人家的痕跡。筲箕灣一度亦是漁港,但大部分的水上人如今都已經「上岸」,雖然他們不能再完全延續過往的傳統,但仍不忘水上人家的神明禮俗,走入筲箕灣的大街小巷,只要細心一點,就不難看到昔日漁民的生活足印。
記者:鍾采餘鄧明諭甄芷盈
筲箕灣食店對時令魚有份執著
筲箕灣東大街是美食集中地,雲集不少以魚類為材料的加工食品聞名的食店,尤其有一兩家專售魚蛋粉的店舖,不時大排長龍。原來這也與筲箕灣的漁港背景有關。
一間以前在天后廟後巷賣魚蛋粉的老字號,靠口碑搬到這條美食街,後來兄弟拆夥經營,由一間變為兩間。這兒的魚蛋粉比坊間的貴,但依舊得到不少人支持,甚至有住在九龍的居民專程來光顧。店舖客似雲來,皆因對選材有份講究,老闆娘指,他們對用來製魚的材料十分有要求,甚至會不惜工本,向遠至海南訂購大黃鱔作材料,新鮮運到自家工場製作魚蛋,「海南鱔的皮較厚,打剩的魚皮就適合用來炸魚皮。」
水上人家上岸漁民銀行式微
港島民政專員許舒在50年前考察筲箕灣,曾撰文指出東大街有數間香燭店、金舖的主要服務對象為漁民。如今,隨著水上人家上岸,相關店舖已相繼結業,只餘下寥寥可數的店舖仍能在東大街堅持經營。
由於當時的漁民不相信銀行,不會存錢進去,要儲錢反而會到金舖買金飾和金粒,因此昔日的金舖可說是漁民的「銀行」。筲箕灣街市對面的一間金舖,是東大街碩果僅存的「漁民銀行」,店舖內仍有出售與漁民相關的金飾,例如寓意「一帆風順」的金帆船與船錨,都是漁民喜歡的款式,不過相比購買金飾,漁民更喜歡買純金金粒,用繩串着,將金粒當作首飾戴在身上。若要錢應急,就會到店舖變賣金器。
水上人限定紙紮品
水上人在船上有很多傳統習俗儀式,少不免要用上衣紙、紮作。而在廣信大廈地下的一間香燭店,仍有售買與水上人有關的紙紮品。老闆翻出數款水上人專用的祭祀用品,例如漁船或魚門。老闆指當時漁民要出海到較遠的地方時,都會將紙紮漁船當作其的替身,把柴米油鹽放在紙船上,希望可以擋災消禍。漁民亦會購買印有財神的紙紮漁船和魚門,寓意魚門大開,祈求豐收。
東西宗教薈萃漁民篤信虔誠
在昔日漁村社會,寺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當漁民遇到危難,多會求助於神明。筲箕灣有為數不少的寺廟,而當中洪聖廟、天后古廟和譚公廟,就有不同「海上之神」的故事。洪聖廟的洪聖,被尊稱為「南海之神」,漁民祭祀其以求舟楫安全,風調雨順;天后廟的林默娘,能夠測度天氣,預知未來,保護漁民。
據華人廟宇委員會網頁顯示,全港有兩間廟宇有祀拜譚公,但只有於1905年立廟的筲箕灣譚公廟,是以供奉譚公為主。譚公本名譚德,惠州人,早期筲箕灣的漁民大多為惠州人,他們把信奉譚公的習俗帶來香港,自此譚公就廣為筲箕灣信奉。譚公被漁民視為「漁民之神」,譚德少年得道,十二歲便成仙,而且長春不老,到八十歲時童顏仍在。他經常手持木杖上山,並有老虎隨行代負重物。由於漁民相信他能夠測出風暴,求雨賜晴,所以在出海前,都會來參拜,祈求平安歸來,若譚公顯靈,就是為了提示漁民不應出海。
除了廟宇外,教堂對漁民亦非常重要。漁民生活貧困,是天主教和基督教能屹立於筲箕灣的主因。位於天后廟附近的崇真堂,過往神職人員會提供義教,水上人鄭少芳說:「餘閒時小孩會上岸讀書,當時我和姐姐去耶穌學校上課,只需買簡單書本就可以了。」教會甚至會派發牛奶、餅乾等生活補給品,救濟生活不穩定的漁民,又致力提高漁民教育水平,從而改善生活。
年青時是水上人、現已上了岸的李德波和張錦義,都不約而同地尊稱譚公為保護神,他們形容譚公是筲箕灣的「地膽」,因此在每年農曆四月初八的譚公誕,筲箕灣居民會隆重其事。張錦義又說他們都崇尚宗教自由,也有供奉其他神明,「你想拜天后就天后,關帝就關帝,洪勝就洪勝,各自精彩。」雖然顯靈是很難用科學解釋,但水上人就深信不疑,李德波憶述九二年的一場強颱風:「當年颱風掀起大浪,船上門縫隙和被單全部浸濕,但插在譚公神位香爐內的大香,沒有熄滅!」
「過大禮」大不同
婚姻嫁娶中,一般來說「過大禮」是由男家對女家因為迎娶其閨女而送上禮物,以表示其誠意,而水上人的「大禮」就稍有不同,會由女家提供「禮物清單」給予男家安排,「我們稱為領大禮」,鄭少芳表示當有家中有女兒出嫁,女家的親友則可在「清單」寫上自己想要的賀禮,如花膠海味、甚或鹹魚,男家就要準備好以示誠意。
水上人愛把喜慶事大肆鋪張,鄭笑說,附近的船戶也會「有份參與」一戶人家的婚事,如女家會將男家「過大禮」時送來的籃盤中,象徵兒孫滿堂的椰子、鮮果等,沿著避風塘遂家遂戶「派禮」,收禮的人會送上利是以表祝福。
水上人會在酒家躉船辦囍事,圖為太白海鮮舫。受訪者提供圖片
水上人的習俗儀式
–豐收歸來酬謝神恩
水上人大多有拜神習慣,每逢出海只要魚獲網網千斤,就要還神,例如魚獲中有大魚,便要取一條細魚歸還大海,甚至會將魚形紙紮祭品扔進大海,示答謝之意,及祈求年年有餘。
–開船往返必要的祭祀儀式
水上人習慣出海前會將魚船繞行一圈才開船,或者將紙船作祭祀大海神明。寓意萬一出海時遇上不測,海神能保祐自己隻船,水上人張錦義指:「入船廠維修『落排』(清潔船底之後),同時要放隻紙船落海,萬一出海途中漁船『出事』,紙船就會消失。」
–女漁民的特別傳統
水上人須遵循水上傳統習俗,例如女孩不可參加龍舟競賽、孕婦不能跨越船頭等,此行為視有冒犯神明的意思,乃是傳統忌諱。老一輩的水上人保留重男輕女的思想觀,認為「嫁出去的女就是潑出去的水」,但「生仔」能繼承家業外,還可迎娶媳婦,多添一位家庭成員。
趣談筲箕灣水上人
陳榮珊是建築文物保護師,兼香港古蹟文化風俗研究學會主席,她不時在筲箕灣區舉辦
社區展覽,介紹盂蘭節慶、紮作祭典、社區與漁業商會的關係,及抗日戰爭的退役英軍等資訊,推廣社區歷史。
–當漁民女兒亦未必懂游水
祖宗流傳的傳統教化,漁民認為女性上船是不吉利的象徵,由於他們亦十分重視民間忌諱所以亦認為女性亦不適合上船工作。漁民的後代自出生起便以性別劃分,被安排在不同的崗位:男孩當漁民居多,女孩就多數上岸,從事有關漁業工作,例如修補魚網等。建築文物保護師陳榮珊指「漁民通常不會讓女兒落水,因為女仔落水沒有泳衣,衣服就會很透,父母不會讓女兒游水、不想女仔上船。」
–當年日軍靠漁民「搵食」?
香港早期的眾多漁港之中,筲箕灣的漁業旺盛,魚獲最為豐富新鮮,雖然香港曾被日軍佔領,部分港人曾被日軍殘暴對待,但由於日本人愛吃刺身的緣故,而對該區居民的待遇不會很差,因為要靠漁民「搵食」。
2019-05-14
提起筲箕灣,很多人就立即會想起東大街遠近馳名的魚蛋粉店,但未必會知道魚蛋粉背後隱藏了昔日水上人家的痕跡。筲箕灣一度亦是漁港,但大部分的水上人如今都已經「上岸」,雖然他們不能再完全延續過往的傳統,但仍不忘水上人家的神明禮俗,走入筲箕灣的大街小巷,只要細心一點,就不難看到昔日漁民的生活足印。
記者:鍾采餘鄧明諭甄芷盈
筲箕灣食店對時令魚有份執著
筲箕灣東大街是美食集中地,雲集不少以魚類為材料的加工食品聞名的食店,尤其有一兩家專售魚蛋粉的店舖,不時大排長龍。原來這也與筲箕灣的漁港背景有關。
一間以前在天后廟後巷賣魚蛋粉的老字號,靠口碑搬到這條美食街,後來兄弟拆夥經營,由一間變為兩間。這兒的魚蛋粉比坊間的貴,但依舊得到不少人支持,甚至有住在九龍的居民專程來光顧。店舖客似雲來,皆因對選材有份講究,老闆娘指,他們對用來製魚的材料十分有要求,甚至會不惜工本,向遠至海南訂購大黃鱔作材料,新鮮運到自家工場製作魚蛋,「海南鱔的皮較厚,打剩的魚皮就適合用來炸魚皮。」
水上人家上岸漁民銀行式微
港島民政專員許舒在50年前考察筲箕灣,曾撰文指出東大街有數間香燭店、金舖的主要服務對象為漁民。如今,隨著水上人家上岸,相關店舖已相繼結業,只餘下寥寥可數的店舖仍能在東大街堅持經營。
由於當時的漁民不相信銀行,不會存錢進去,要儲錢反而會到金舖買金飾和金粒,因此昔日的金舖可說是漁民的「銀行」。筲箕灣街市對面的一間金舖,是東大街碩果僅存的「漁民銀行」,店舖內仍有出售與漁民相關的金飾,例如寓意「一帆風順」的金帆船與船錨,都是漁民喜歡的款式,不過相比購買金飾,漁民更喜歡買純金金粒,用繩串着,將金粒當作首飾戴在身上。若要錢應急,就會到店舖變賣金器。
水上人限定紙紮品
水上人在船上有很多傳統習俗儀式,少不免要用上衣紙、紮作。而在廣信大廈地下的一間香燭店,仍有售買與水上人有關的紙紮品。老闆翻出數款水上人專用的祭祀用品,例如漁船或魚門。老闆指當時漁民要出海到較遠的地方時,都會將紙紮漁船當作其的替身,把柴米油鹽放在紙船上,希望可以擋災消禍。漁民亦會購買印有財神的紙紮漁船和魚門,寓意魚門大開,祈求豐收。
東西宗教薈萃漁民篤信虔誠
在昔日漁村社會,寺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當漁民遇到危難,多會求助於神明。筲箕灣有為數不少的寺廟,而當中洪聖廟、天后古廟和譚公廟,就有不同「海上之神」的故事。洪聖廟的洪聖,被尊稱為「南海之神」,漁民祭祀其以求舟楫安全,風調雨順;天后廟的林默娘,能夠測度天氣,預知未來,保護漁民。
據華人廟宇委員會網頁顯示,全港有兩間廟宇有祀拜譚公,但只有於1905年立廟的筲箕灣譚公廟,是以供奉譚公為主。譚公本名譚德,惠州人,早期筲箕灣的漁民大多為惠州人,他們把信奉譚公的習俗帶來香港,自此譚公就廣為筲箕灣信奉。譚公被漁民視為「漁民之神」,譚德少年得道,十二歲便成仙,而且長春不老,到八十歲時童顏仍在。他經常手持木杖上山,並有老虎隨行代負重物。由於漁民相信他能夠測出風暴,求雨賜晴,所以在出海前,都會來參拜,祈求平安歸來,若譚公顯靈,就是為了提示漁民不應出海。
除了廟宇外,教堂對漁民亦非常重要。漁民生活貧困,是天主教和基督教能屹立於筲箕灣的主因。位於天后廟附近的崇真堂,過往神職人員會提供義教,水上人鄭少芳說:「餘閒時小孩會上岸讀書,當時我和姐姐去耶穌學校上課,只需買簡單書本就可以了。」教會甚至會派發牛奶、餅乾等生活補給品,救濟生活不穩定的漁民,又致力提高漁民教育水平,從而改善生活。
年青時是水上人、現已上了岸的李德波和張錦義,都不約而同地尊稱譚公為保護神,他們形容譚公是筲箕灣的「地膽」,因此在每年農曆四月初八的譚公誕,筲箕灣居民會隆重其事。張錦義又說他們都崇尚宗教自由,也有供奉其他神明,「你想拜天后就天后,關帝就關帝,洪勝就洪勝,各自精彩。」雖然顯靈是很難用科學解釋,但水上人就深信不疑,李德波憶述九二年的一場強颱風:「當年颱風掀起大浪,船上門縫隙和被單全部浸濕,但插在譚公神位香爐內的大香,沒有熄滅!」
「過大禮」大不同
婚姻嫁娶中,一般來說「過大禮」是由男家對女家因為迎娶其閨女而送上禮物,以表示其誠意,而水上人的「大禮」就稍有不同,會由女家提供「禮物清單」給予男家安排,「我們稱為領大禮」,鄭少芳表示當有家中有女兒出嫁,女家的親友則可在「清單」寫上自己想要的賀禮,如花膠海味、甚或鹹魚,男家就要準備好以示誠意。
水上人愛把喜慶事大肆鋪張,鄭笑說,附近的船戶也會「有份參與」一戶人家的婚事,如女家會將男家「過大禮」時送來的籃盤中,象徵兒孫滿堂的椰子、鮮果等,沿著避風塘遂家遂戶「派禮」,收禮的人會送上利是以表祝福。
水上人會在酒家躉船辦囍事,圖為太白海鮮舫。受訪者提供圖片
水上人的習俗儀式
–豐收歸來酬謝神恩
水上人大多有拜神習慣,每逢出海只要魚獲網網千斤,就要還神,例如魚獲中有大魚,便要取一條細魚歸還大海,甚至會將魚形紙紮祭品扔進大海,示答謝之意,及祈求年年有餘。
–開船往返必要的祭祀儀式
水上人習慣出海前會將魚船繞行一圈才開船,或者將紙船作祭祀大海神明。寓意萬一出海時遇上不測,海神能保祐自己隻船,水上人張錦義指:「入船廠維修『落排』(清潔船底之後),同時要放隻紙船落海,萬一出海途中漁船『出事』,紙船就會消失。」
–女漁民的特別傳統
水上人須遵循水上傳統習俗,例如女孩不可參加龍舟競賽、孕婦不能跨越船頭等,此行為視有冒犯神明的意思,乃是傳統忌諱。老一輩的水上人保留重男輕女的思想觀,認為「嫁出去的女就是潑出去的水」,但「生仔」能繼承家業外,還可迎娶媳婦,多添一位家庭成員。
趣談筲箕灣水上人
陳榮珊是建築文物保護師,兼香港古蹟文化風俗研究學會主席,她不時在筲箕灣區舉辦
社區展覽,介紹盂蘭節慶、紮作祭典、社區與漁業商會的關係,及抗日戰爭的退役英軍等資訊,推廣社區歷史。
–當漁民女兒亦未必懂游水
祖宗流傳的傳統教化,漁民認為女性上船是不吉利的象徵,由於他們亦十分重視民間忌諱所以亦認為女性亦不適合上船工作。漁民的後代自出生起便以性別劃分,被安排在不同的崗位:男孩當漁民居多,女孩就多數上岸,從事有關漁業工作,例如修補魚網等。建築文物保護師陳榮珊指「漁民通常不會讓女兒落水,因為女仔落水沒有泳衣,衣服就會很透,父母不會讓女兒游水、不想女仔上船。」
–當年日軍靠漁民「搵食」?
香港早期的眾多漁港之中,筲箕灣的漁業旺盛,魚獲最為豐富新鮮,雖然香港曾被日軍佔領,部分港人曾被日軍殘暴對待,但由於日本人愛吃刺身的緣故,而對該區居民的待遇不會很差,因為要靠漁民「搵食」。
東區由開埠前的一條小漁村發展至今日成為一個逾60萬人口的社區,箇中歷史又有多少人知道?
康文署自2009年推出《社區專題嘉年華》計劃,定期配合不同社區的需要,舉辦專題文娛活動,今年輪到東區,將於12月9日下午2時30分至5時30分,假西灣河愛秩序灣公園舉辦「社區專題嘉年華系列-城東故事」,透過一系列表演、展覽及工作坊,與市民共同探索東區的今昔故事,費用全免。
活動當日由棟篤笑演員Mary擔任司儀,屆時將有合唱、木管五重奏、 無伴奏合唱和環境舞蹈等表演,還有互動音樂劇場、以東區舊事為題材的講故劇場和以即興形式演出的一人一故事劇場。
大會安排文化展覽,以歷史圖片呈現舊日筲箕灣的社區模樣。(康文署)
為加深市民對東區歷史與文化的認識,大會亦安排文化展覽,以歷史圖片呈現舊日筲箕灣的社區模樣。屆時還有留聲機播放漁歌,讓市民認識舊日香港漁歌文化。
有留聲機播放漁歌,帶市民認識舊日香港漁歌文化。(康文署)
場內亦設有多個工作坊讓市民參與,包括手繪地圖、紙模型製作、講故事、立體摺紙、「曬秘密」活動和律動讀書會。工作坊憑票免費入場,門票將於活動當日下午二時起於工作坊地點派發。先到先得,派完即止。
康文署自2009年推出《社區專題嘉年華》計劃,定期配合不同社區的需要,舉辦專題文娛活動,今年輪到東區,將於12月9日下午2時30分至5時30分,假西灣河愛秩序灣公園舉辦「社區專題嘉年華系列-城東故事」,透過一系列表演、展覽及工作坊,與市民共同探索東區的今昔故事,費用全免。
活動當日由棟篤笑演員Mary擔任司儀,屆時將有合唱、木管五重奏、 無伴奏合唱和環境舞蹈等表演,還有互動音樂劇場、以東區舊事為題材的講故劇場和以即興形式演出的一人一故事劇場。
大會安排文化展覽,以歷史圖片呈現舊日筲箕灣的社區模樣。(康文署)
為加深市民對東區歷史與文化的認識,大會亦安排文化展覽,以歷史圖片呈現舊日筲箕灣的社區模樣。屆時還有留聲機播放漁歌,讓市民認識舊日香港漁歌文化。
有留聲機播放漁歌,帶市民認識舊日香港漁歌文化。(康文署)
場內亦設有多個工作坊讓市民參與,包括手繪地圖、紙模型製作、講故事、立體摺紙、「曬秘密」活動和律動讀書會。工作坊憑票免費入場,門票將於活動當日下午二時起於工作坊地點派發。先到先得,派完即止。
除了大大小小的禁忌外,農曆新年還有不少傳統習俗讓百姓依循。這些習俗的典故,你又知道嗎?
【習俗篇】
香港古蹟文化風俗研究推廣學會主席陳榮珊指,全盒或早見於魏晉時期,當時的上流人士將之當作一般食物盒,到明朝始逐漸用於喜事及新年。
全盒具千年歷史 黑瓜子肉象徵曙光
全盒本字應為「攢盒」,有聚合的意思,在盒中擺滿各式小食糖果,代表將累積好運,來年自然順風順水。全盒的格數亦有講究,一般都是單數,尤以三子盤(三格)、五子盤(五格)為多,格數越多,身份越顯赫,如宮廷都用九子盤(九格),因為「九」是單數中最大,而「子」則代表天生龍子,古時只有皇帝才能使用。大部份全盒都會擺放瓜子,除有「搲銀」及多子多孫之意,陳榮珊指黑瓜子還有另一重意義,「從黑色外殼打開,望見白色肉,象徵黑暗中見曙光」,而紅瓜子則予人生氣勃勃的感覺。
由字句到金錢 利是一直象徵祝福
古時的人會以紅紙包裹祝福字句,送給親朋戚友,祝福對方,也就是利是的雛型。陳榮珊指,到了大約三百年前,人們才改為包裹銅錢,稱作「利是」,而正式的利是封就到了近1900年印刷術普及之時,才真正出現。派利是有人喜歡「打孖」上,如分開封兩張五十元,而不封一張一百元,有一雙一對的美意,但也有人會只派一封,陳榮珊解釋,「兩種封法與地區習慣有關,如廣東人就喜歡象徵『陽』的單數,而北方人及台灣人就愛封雙數,代表雙雙對對,不會孤單。」老一輩會在利是封內加入兩個硬幣,同樣是取成雙成對的好意頭,陳榮珊指這種習俗在五十年代已有,「當時會放兩個一毫子或兩個五仙。」而現在則會放兩毫子或兩元硬幣,變化較多。此外,老人家還會放一雙帶枝葉的桔子在小孩床邊或枕邊,寓意小孩來年大吉大利。
頭炷香以子時為限 初三風車轉走霉運
年三十晚扭開電視,總會見到一眾善信在黃大仙祠霸位,待踏入大年初一子時立即上頭炷香,攞個頭彩,祈求新一年順風順水。事實上,頭炷香並非指「新一年全世界第一炷香」,陳榮珊說:「其實參神無分先後,但不少善信卻認為要做第一名,才能對神明表明自己的誠意,所以才出現年年爭相上香的現象。」其實只要在大年初一的子時(年三十晚晚上十一時至初一凌晨一時)上香,都可當作頭炷香。初三赤口或易有爭執,人們大多不會拜年,部份人會選擇到車公廟求籤祈福,轉轉風車,寓意轉出好運,來年行運一條龍。
隨着時代轉變,不少賀年傳統習俗與禁忌已有變化,或被遺忘,如從前的小孩會唱《賣懶歌》、接財神等等,現時已變得非常罕見。而唯一不變的,就是親朋戚友仍會聚首一堂,恭賀新禧。
【習俗篇】
香港古蹟文化風俗研究推廣學會主席陳榮珊指,全盒或早見於魏晉時期,當時的上流人士將之當作一般食物盒,到明朝始逐漸用於喜事及新年。
全盒具千年歷史 黑瓜子肉象徵曙光
全盒本字應為「攢盒」,有聚合的意思,在盒中擺滿各式小食糖果,代表將累積好運,來年自然順風順水。全盒的格數亦有講究,一般都是單數,尤以三子盤(三格)、五子盤(五格)為多,格數越多,身份越顯赫,如宮廷都用九子盤(九格),因為「九」是單數中最大,而「子」則代表天生龍子,古時只有皇帝才能使用。大部份全盒都會擺放瓜子,除有「搲銀」及多子多孫之意,陳榮珊指黑瓜子還有另一重意義,「從黑色外殼打開,望見白色肉,象徵黑暗中見曙光」,而紅瓜子則予人生氣勃勃的感覺。
由字句到金錢 利是一直象徵祝福
古時的人會以紅紙包裹祝福字句,送給親朋戚友,祝福對方,也就是利是的雛型。陳榮珊指,到了大約三百年前,人們才改為包裹銅錢,稱作「利是」,而正式的利是封就到了近1900年印刷術普及之時,才真正出現。派利是有人喜歡「打孖」上,如分開封兩張五十元,而不封一張一百元,有一雙一對的美意,但也有人會只派一封,陳榮珊解釋,「兩種封法與地區習慣有關,如廣東人就喜歡象徵『陽』的單數,而北方人及台灣人就愛封雙數,代表雙雙對對,不會孤單。」老一輩會在利是封內加入兩個硬幣,同樣是取成雙成對的好意頭,陳榮珊指這種習俗在五十年代已有,「當時會放兩個一毫子或兩個五仙。」而現在則會放兩毫子或兩元硬幣,變化較多。此外,老人家還會放一雙帶枝葉的桔子在小孩床邊或枕邊,寓意小孩來年大吉大利。
頭炷香以子時為限 初三風車轉走霉運
年三十晚扭開電視,總會見到一眾善信在黃大仙祠霸位,待踏入大年初一子時立即上頭炷香,攞個頭彩,祈求新一年順風順水。事實上,頭炷香並非指「新一年全世界第一炷香」,陳榮珊說:「其實參神無分先後,但不少善信卻認為要做第一名,才能對神明表明自己的誠意,所以才出現年年爭相上香的現象。」其實只要在大年初一的子時(年三十晚晚上十一時至初一凌晨一時)上香,都可當作頭炷香。初三赤口或易有爭執,人們大多不會拜年,部份人會選擇到車公廟求籤祈福,轉轉風車,寓意轉出好運,來年行運一條龍。
隨着時代轉變,不少賀年傳統習俗與禁忌已有變化,或被遺忘,如從前的小孩會唱《賣懶歌》、接財神等等,現時已變得非常罕見。而唯一不變的,就是親朋戚友仍會聚首一堂,恭賀新禧。
香港人的生活,每天都感到很大壓力。身處於這個大廈滿布的都市,生活空間非常狹窄,如何才能在緊張的生活環境中安靜下來?我們彷彿活在圍牆之中,只能從空隙看外面世界,點到即止。香港古蹟文俗研究推廣學會舉辦的「我們一起走過的日子」展覽,由資深漫畫插圖家杜琛,帶同其他藝術工作者:陳榮珊(立體照片藝術)、Pinkhead(油畫)、周俊宇(油畫)和原銘翹(攝影),去表達我們在香港生活的情況和感受,以及各人所關心的事情和分享各人不同的經歷。
恭喜發財!明天就是農曆新年了,你準備好迎接猴年了嗎?除了拜年和逗利市,農曆新年的習俗各有不同意頭,有一些已隨時代過去漸被淡忘,現代人已未必會做,你又知道幾多?
新年前,各家各戶都會將寫有祝願字句的春聯貼在大門上,還會把「福」字揮春倒掛在牆上或門上,寓意「福到」;亦有人會在牆上貼上手寫揮春,揮春寓意將往年不如意的事揮走,來年能心想事成,這亦是本港其中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說中的福星、壽星及祿星掌管人間禍福, 50、60年代的家庭愛擺放「福祿壽三星」,以祈求幸福、富有及長壽,引申到後來在新春擺放「金元寶錢箱」與「犀牛尊」,取富貴榮華及戰無不勝之意頭,不過今時今日已愈來愈少見。
另外,在新年來臨前,填滿全盒亦是指定動作。全盒應寫為「攢」盒,「攢」有指拼湊、聚合之意,在攢盒內放滿各式各樣的賀年小食及糖果,寓意把好運聚在一起,寄望來年順風順水。
現代人大多選擇膠製攢盒,古時的攢盒則多以木製,盒上除刻上寓意吉祥的花紋外,配以福、祿、壽和囍字的金色油漆,底色以紅色作襯托,極具傳統東方色彩。
攢盒內分開不同的格子,一般來説,格子的數量多是單數,通常是「三子盤」、「五子盤」和「九子盤」,格子數量越多代表主人地位越高,如宮廷使用的攢盒都有9格。攢盒必備的賀年小食如糖冬瓜、糖椰絲、糖蓮藕、糖札桔、油角等更含有不同寓意,如瓜子寄望多子多孫,糖蓮子象徵年生貴子,開心果則代表開開心心。
今年沒有年三十晚,所以年廿九就是家家戶戶吃團年飯的日子,取其團圓、齊齊整整迎接新一年的意思,吃完團年飯後,不少家庭會去行花市。古時候長輩在吃完團年飯後,會為小孩子「賣懶」,把麵糰放在椅子上,叫小孩坐上去讓麵糰黏住屁股,象徵讀書時不會離開座位,來年勤奮讀書,但隨着時代轉變,這個賀年傳統已漸被遺忘,而晚上長輩亦會派發壓歲錢,放在小孩子枕頭底,象徵驅趕妖怪保平安。
大年初一就要親戚家拜年、互相祝賀,亦是小朋友最開心的時間,因為已結婚的長輩會向後輩派利市。另外,由於古人敬佛修心,會在年初一吃素祈求新一年健康富足,這個傳統流傳至今,仍有人堅持初一食齋。
不過大家要記得,年初一切忌說不吉利的話,如「死」、「慘啦」之類,亦不可以洗頭、掃地及倒垃圾,免得散走財氣。
年初二則是一家大小吃「開年飯」的日子,家庭「掌廚人」通常會煮幾道「好意頭」小菜,如橫財就手、發財好市,也有人認為一定要吃雞。另外,傳統上年初二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稱為「做客」,據說已婚女兒會偕同夫婿及兒女,把稱為「伴手」的禮品放進別緻的「賀年木製送禮盒」,帶回娘家分給小童。
至於年初三則是「赤口」,傳統上稱當日最易生口角衝突,不適宜拜年。不少人會在這天,到車公廟參拜及轉風車,祈求來年順利。古時亦有農村人家會趁年初三「送窮鬼」,即將家中積聚的垃圾燒毀,象徵送走不好的東西。
年初七是人日,傳統會吃七菜粥,取其富足、豐足的意頭,又象徵不同菜會帶來不同的奇緣,而讀書人則會吃及第粥,寓意高中狀元。
新年前,各家各戶都會將寫有祝願字句的春聯貼在大門上,還會把「福」字揮春倒掛在牆上或門上,寓意「福到」;亦有人會在牆上貼上手寫揮春,揮春寓意將往年不如意的事揮走,來年能心想事成,這亦是本港其中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說中的福星、壽星及祿星掌管人間禍福, 50、60年代的家庭愛擺放「福祿壽三星」,以祈求幸福、富有及長壽,引申到後來在新春擺放「金元寶錢箱」與「犀牛尊」,取富貴榮華及戰無不勝之意頭,不過今時今日已愈來愈少見。
另外,在新年來臨前,填滿全盒亦是指定動作。全盒應寫為「攢」盒,「攢」有指拼湊、聚合之意,在攢盒內放滿各式各樣的賀年小食及糖果,寓意把好運聚在一起,寄望來年順風順水。
現代人大多選擇膠製攢盒,古時的攢盒則多以木製,盒上除刻上寓意吉祥的花紋外,配以福、祿、壽和囍字的金色油漆,底色以紅色作襯托,極具傳統東方色彩。
攢盒內分開不同的格子,一般來説,格子的數量多是單數,通常是「三子盤」、「五子盤」和「九子盤」,格子數量越多代表主人地位越高,如宮廷使用的攢盒都有9格。攢盒必備的賀年小食如糖冬瓜、糖椰絲、糖蓮藕、糖札桔、油角等更含有不同寓意,如瓜子寄望多子多孫,糖蓮子象徵年生貴子,開心果則代表開開心心。
今年沒有年三十晚,所以年廿九就是家家戶戶吃團年飯的日子,取其團圓、齊齊整整迎接新一年的意思,吃完團年飯後,不少家庭會去行花市。古時候長輩在吃完團年飯後,會為小孩子「賣懶」,把麵糰放在椅子上,叫小孩坐上去讓麵糰黏住屁股,象徵讀書時不會離開座位,來年勤奮讀書,但隨着時代轉變,這個賀年傳統已漸被遺忘,而晚上長輩亦會派發壓歲錢,放在小孩子枕頭底,象徵驅趕妖怪保平安。
大年初一就要親戚家拜年、互相祝賀,亦是小朋友最開心的時間,因為已結婚的長輩會向後輩派利市。另外,由於古人敬佛修心,會在年初一吃素祈求新一年健康富足,這個傳統流傳至今,仍有人堅持初一食齋。
不過大家要記得,年初一切忌說不吉利的話,如「死」、「慘啦」之類,亦不可以洗頭、掃地及倒垃圾,免得散走財氣。
年初二則是一家大小吃「開年飯」的日子,家庭「掌廚人」通常會煮幾道「好意頭」小菜,如橫財就手、發財好市,也有人認為一定要吃雞。另外,傳統上年初二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稱為「做客」,據說已婚女兒會偕同夫婿及兒女,把稱為「伴手」的禮品放進別緻的「賀年木製送禮盒」,帶回娘家分給小童。
至於年初三則是「赤口」,傳統上稱當日最易生口角衝突,不適宜拜年。不少人會在這天,到車公廟參拜及轉風車,祈求來年順利。古時亦有農村人家會趁年初三「送窮鬼」,即將家中積聚的垃圾燒毀,象徵送走不好的東西。
年初七是人日,傳統會吃七菜粥,取其富足、豐足的意頭,又象徵不同菜會帶來不同的奇緣,而讀書人則會吃及第粥,寓意高中狀元。
【本報訊】記者洪捷報道:「那些年」的熱潮由去年蔓延至今年,由「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延伸至「我們一起過新年」,成為懷舊的新名詞。一間商場展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新年用品,配以設計師創作的復古新年場景,帶來一點純樸的人情味。 蕭國健解釋「年」
主辦單位昨日在記者會上邀請了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教授兼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蕭國健,由歷史的角度解讀新年文化的形成。他說,中國人的正月初一是新年,稱元旦,即第一日的誕生,若以為這是簡單不過的內容,可是,為何叫過「年」?原來,「中國以農立國,北方在秋末收割莊稼,稱『稔』(意指穀類成熟),根據康熙字典,廣州話稔與年同音,過年,便成為慶祝五穀成熟的日子。」
那為何正月初一是新年?蕭國健又解釋說,古時不同朝代,新年是由皇帝登基的日子開始,如夏朝是正月初一,商朝是十二月初一,周朝是十一月初一,秦始皇時期是十月初一,漢高祖劉邦沿用秦制,但到了漢武帝因為他在正月生日,於是改為正月初一,從此以後各個朝代都以正月初一為過新年的日子。
蕭國健還講解了放鞭炮、貼春聯、貼門神、掛燈籠的習俗,基本上都是為了驅邪迎新的作用,「以往老百姓生活沒有安全感,才想出許多方法令自己安心,現在我們有了警察,良好的治安,便不用那麼多疑神疑鬼了。」
現場展出二十多件由八十多歲的收藏家戴載來提供的展品,香港古蹟文俗研究推廣會主席陳榮珊介紹詳情,如木製紅漆攢盒,寓意將好事湊合起來;一件銀製果盆,是五、六十年代的富裕人家崇尚外國貨,用西式盛器來裝水果;木製多層送禮盒及竹籃,是大年初二,已出嫁的女兒們回娘家時,放入餅乾、糖果等小吃或伴手禮,較大盒內的還會放一些服裝,富裕的太太會以紅色木製送禮盒擺放,平民百姓則會用樸素的竹籃。
展覽還有一雙全新的草鞋,是新年時家長送給小朋友的小禮物。蕭國健解釋說,這是客家人的習俗,客家人由中原遷居南方,不忘過往的辛勞,新年以草鞋作一種象徵意義,並非真的穿上。其他展品還有一隻金犀牛,竟是人們希望股市有「牛市」的寓意,蕭國健笑言,香港在一八四二年之後成為華洋雜處的社會,這些有趣的「習俗」是後來才形成的,並非中國傳統。
商場又邀請了插畫師Ivan Ko創作十個懷舊新年場景,讓市民回憶、懷舊一番,又可在這些立體裝置前拍照留念。Ivan與新聞界分享道,他是將自己小時候的記憶,結合在網上搜尋的資料,加上藝術創作,成為「憶憶地系列」新年場景,如利是、新年舞獅、士多辦年貨、舊式理髮、新衣過年、拍攝全家幅等。「我將整個環境設計成唐樓,在中上環的舊樓,街坊們左鄰右里互相照應,生活得很開心,如同一條村。」
他為場景中的男女主角設計了可愛的造型,女孩子眼睛又圓又大,戴着粗頭箍。Ivan研究過,六、七十年代女孩子愛把頭髮吹得蓬鬆,兼且戴上特粗頭箍,「男孩子倒很隨便,常常白背心加『孖煙囱』周街跑,我小時候也是這樣。我覺得以前好多人都並不富裕,生活非常簡單,我想把這樣的感覺帶給市民。」
Ivan特別喜歡自己創作的舞獅及剪頭髮場景,憶起往昔清苦的日子,Ivan卻笑得很甜:「我在小時候住於橫頭磡七層大廈,過年常有舞獅隊上樓表演,場面非常熱鬧,我甚至用筲箕、毛巾來扮舞獅呢。至於剪頭髮,每當過年之前,家長都要我們小朋友去舊式『飛髮』舖剪頭髮,自己經歷過的生活,特別印象深刻。」
主辦單位昨日在記者會上邀請了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教授兼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蕭國健,由歷史的角度解讀新年文化的形成。他說,中國人的正月初一是新年,稱元旦,即第一日的誕生,若以為這是簡單不過的內容,可是,為何叫過「年」?原來,「中國以農立國,北方在秋末收割莊稼,稱『稔』(意指穀類成熟),根據康熙字典,廣州話稔與年同音,過年,便成為慶祝五穀成熟的日子。」
那為何正月初一是新年?蕭國健又解釋說,古時不同朝代,新年是由皇帝登基的日子開始,如夏朝是正月初一,商朝是十二月初一,周朝是十一月初一,秦始皇時期是十月初一,漢高祖劉邦沿用秦制,但到了漢武帝因為他在正月生日,於是改為正月初一,從此以後各個朝代都以正月初一為過新年的日子。
蕭國健還講解了放鞭炮、貼春聯、貼門神、掛燈籠的習俗,基本上都是為了驅邪迎新的作用,「以往老百姓生活沒有安全感,才想出許多方法令自己安心,現在我們有了警察,良好的治安,便不用那麼多疑神疑鬼了。」
現場展出二十多件由八十多歲的收藏家戴載來提供的展品,香港古蹟文俗研究推廣會主席陳榮珊介紹詳情,如木製紅漆攢盒,寓意將好事湊合起來;一件銀製果盆,是五、六十年代的富裕人家崇尚外國貨,用西式盛器來裝水果;木製多層送禮盒及竹籃,是大年初二,已出嫁的女兒們回娘家時,放入餅乾、糖果等小吃或伴手禮,較大盒內的還會放一些服裝,富裕的太太會以紅色木製送禮盒擺放,平民百姓則會用樸素的竹籃。
展覽還有一雙全新的草鞋,是新年時家長送給小朋友的小禮物。蕭國健解釋說,這是客家人的習俗,客家人由中原遷居南方,不忘過往的辛勞,新年以草鞋作一種象徵意義,並非真的穿上。其他展品還有一隻金犀牛,竟是人們希望股市有「牛市」的寓意,蕭國健笑言,香港在一八四二年之後成為華洋雜處的社會,這些有趣的「習俗」是後來才形成的,並非中國傳統。
商場又邀請了插畫師Ivan Ko創作十個懷舊新年場景,讓市民回憶、懷舊一番,又可在這些立體裝置前拍照留念。Ivan與新聞界分享道,他是將自己小時候的記憶,結合在網上搜尋的資料,加上藝術創作,成為「憶憶地系列」新年場景,如利是、新年舞獅、士多辦年貨、舊式理髮、新衣過年、拍攝全家幅等。「我將整個環境設計成唐樓,在中上環的舊樓,街坊們左鄰右里互相照應,生活得很開心,如同一條村。」
他為場景中的男女主角設計了可愛的造型,女孩子眼睛又圓又大,戴着粗頭箍。Ivan研究過,六、七十年代女孩子愛把頭髮吹得蓬鬆,兼且戴上特粗頭箍,「男孩子倒很隨便,常常白背心加『孖煙囱』周街跑,我小時候也是這樣。我覺得以前好多人都並不富裕,生活非常簡單,我想把這樣的感覺帶給市民。」
Ivan特別喜歡自己創作的舞獅及剪頭髮場景,憶起往昔清苦的日子,Ivan卻笑得很甜:「我在小時候住於橫頭磡七層大廈,過年常有舞獅隊上樓表演,場面非常熱鬧,我甚至用筲箕、毛巾來扮舞獅呢。至於剪頭髮,每當過年之前,家長都要我們小朋友去舊式『飛髮』舖剪頭髮,自己經歷過的生活,特別印象深刻。」
香港新聞網1月21日電 【解說】敞開式露台、法式大窗,這種設有長廊式陽台的樓宇在如今高樓林立的香港顯得有些醒目,而在香港人的記憶中,卻是非常熟悉的建築——唐樓。這種建築在19世紀中後期出現在香港,曾經盛極一時,因為多數由華人居住,因而被稱為“唐樓”。在香港政府沒有大量興建公共房屋以前,幾乎所有港人都是舊式“唐樓”的住戶。 眼前的這棟唐樓曾經是一家當鋪,位於香港灣仔莊士敦道填海所得的土地上,原主人為香港當鋪大王羅肇唐。建築由4幢相連、設有長廊式陽台的樓宇組成,樓高四層,分別建於1888至1900年代,已有百餘年歷史,是目前少數留存的四幢相連陽台長廊式樓宇。建築以木為基本結構,墻由磚砌成,設有窗遮擋的露台,是當時盛行的商業樓宇,通往陽台處裝有法式大窗,面向莊士敦道處設有陽台長廊。地面曾經用作家庭式商鋪,樓上為住宅。
百年的唐樓,承載了很多香港人的記憶。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有“年關難過年年過”的說法,當鋪也是春節前最多人出入的地方。也有些香港人為討個好意頭,願意在年底到當鋪典當些東西,希望把過去一年中的不順一一典當,新的一年能够好運連連。
【同期】香港古跡文化風俗研究推廣學會主席 陳榮珊
以前有些習俗很有趣的,原來我們去一些典當行,像朝奉那樣,把一些要典當的東西遞上去估價錢。典當有個規矩叫“九出十三歸”。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的東西值十塊錢,但他(當鋪)只給你九塊錢,你要想贖來的時候要給(當鋪)十三塊,這個就叫做“九出十三歸”了。另外剛才我們講朝奉,是叫二叔公,所以有很多這樣的名詞是很有趣的。當然其實大押對很多人來說都很有意思。可以了解以前的市民生活,以前沒錢的人,包括現在菲傭用很多。外傭就會用這些典當行來多拿些錢。
【解說】2007年,香港特區政府出資修護“和昌大押”所在的樓群。如今,這棟樓裡的“和昌大押”已經不再繼續典當業務,只保留了門市,將典當業務搬到街對面的新址。其他樓層和房間開設了服裝、餐廳等店鋪,頂層的天台則開放給市民參觀休息。
【同期】香港古跡文化風俗研究推廣學會主席 陳榮珊
2007年,政府用1500萬投資在它上面,去修複它,那你看到屋頂做了餐廳,下面是一個商店賣東西,讓它活化了。希望我們的歷史建築,不僅是做和昌大押,甚至可以做很多不同的東西,讓它可以重新使用,讓人們感受到這個美好的環境。政府是希望讓這件事裡有新的概念。
【解說】除了商業用途外,香港唐樓更多的是用來居住。住在唐樓的人每天聲息相聞,彼此常來常往、親近熱絡。藍屋是位於香港島灣仔石水渠街的一棟唐樓,原址曾是一所醫院,樓高兩層。1922年複建成現在四層高的建築,樓梯間的墻壁、單位內的窗戶同樣由木材製造,而露台部分則採用鋼筋水泥建造,是香港少數餘下有露台建築的唐樓,目前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2007年,有慈善組織在藍屋開設了“灣仔民間生活館”,展出舊時灣仔民間的生活用品,希望引起公衆對地區文化保育的關注。從2012年3月開始,“灣仔民間生活館”成為了現在的“香港故事館”,關注的小區文化議題由灣仔小區擴展到全香港。故事館內展示過去香港人生活中常用的“老物件”,希望能在新時代的繁榮中,保留舊時代的風俗文化。如今成為懷舊景點的藍屋,得名卻出自機緣巧合。據介紹,20世紀90年代,政府為藍屋外墻加塗油漆時,物料庫內只剩下藍色油漆,樓宇被外墻被塗成藍色後,藍屋也因此得名。限於建造時的技術和設施條件,藍屋至今仍然沒有獨立衛浴,雖然生活不便,卻仍有8戶人家,居住在這棟有近百年歷史的建築中。
【同期】香港古跡文化風俗研究推廣學會主席 陳榮珊
現在還有8戶人家住在這裡,一共21個人住在這裡。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兒是,很多人在這住了幾十年了,還繼續住在這裡,但這裡是沒有洗手間的。但是他跟這裡的感情很濃厚,就覺得承載了很多歷史意義在裡面。甚至一家人的生活都保留在裡面。
百年的唐樓,承載了很多香港人的記憶。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有“年關難過年年過”的說法,當鋪也是春節前最多人出入的地方。也有些香港人為討個好意頭,願意在年底到當鋪典當些東西,希望把過去一年中的不順一一典當,新的一年能够好運連連。
【同期】香港古跡文化風俗研究推廣學會主席 陳榮珊
以前有些習俗很有趣的,原來我們去一些典當行,像朝奉那樣,把一些要典當的東西遞上去估價錢。典當有個規矩叫“九出十三歸”。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的東西值十塊錢,但他(當鋪)只給你九塊錢,你要想贖來的時候要給(當鋪)十三塊,這個就叫做“九出十三歸”了。另外剛才我們講朝奉,是叫二叔公,所以有很多這樣的名詞是很有趣的。當然其實大押對很多人來說都很有意思。可以了解以前的市民生活,以前沒錢的人,包括現在菲傭用很多。外傭就會用這些典當行來多拿些錢。
【解說】2007年,香港特區政府出資修護“和昌大押”所在的樓群。如今,這棟樓裡的“和昌大押”已經不再繼續典當業務,只保留了門市,將典當業務搬到街對面的新址。其他樓層和房間開設了服裝、餐廳等店鋪,頂層的天台則開放給市民參觀休息。
【同期】香港古跡文化風俗研究推廣學會主席 陳榮珊
2007年,政府用1500萬投資在它上面,去修複它,那你看到屋頂做了餐廳,下面是一個商店賣東西,讓它活化了。希望我們的歷史建築,不僅是做和昌大押,甚至可以做很多不同的東西,讓它可以重新使用,讓人們感受到這個美好的環境。政府是希望讓這件事裡有新的概念。
【解說】除了商業用途外,香港唐樓更多的是用來居住。住在唐樓的人每天聲息相聞,彼此常來常往、親近熱絡。藍屋是位於香港島灣仔石水渠街的一棟唐樓,原址曾是一所醫院,樓高兩層。1922年複建成現在四層高的建築,樓梯間的墻壁、單位內的窗戶同樣由木材製造,而露台部分則採用鋼筋水泥建造,是香港少數餘下有露台建築的唐樓,目前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2007年,有慈善組織在藍屋開設了“灣仔民間生活館”,展出舊時灣仔民間的生活用品,希望引起公衆對地區文化保育的關注。從2012年3月開始,“灣仔民間生活館”成為了現在的“香港故事館”,關注的小區文化議題由灣仔小區擴展到全香港。故事館內展示過去香港人生活中常用的“老物件”,希望能在新時代的繁榮中,保留舊時代的風俗文化。如今成為懷舊景點的藍屋,得名卻出自機緣巧合。據介紹,20世紀90年代,政府為藍屋外墻加塗油漆時,物料庫內只剩下藍色油漆,樓宇被外墻被塗成藍色後,藍屋也因此得名。限於建造時的技術和設施條件,藍屋至今仍然沒有獨立衛浴,雖然生活不便,卻仍有8戶人家,居住在這棟有近百年歷史的建築中。
【同期】香港古跡文化風俗研究推廣學會主席 陳榮珊
現在還有8戶人家住在這裡,一共21個人住在這裡。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兒是,很多人在這住了幾十年了,還繼續住在這裡,但這裡是沒有洗手間的。但是他跟這裡的感情很濃厚,就覺得承載了很多歷史意義在裡面。甚至一家人的生活都保留在裡面。
曾聽說,香港年輕人只重視聖誕節,對傳統過年缺乏認識和興趣?
其實,我們成長中一直孕育著不少專屬香港的春節風俗,本地青年藝術家AngryAngry及香港古蹟文化風俗研究推廣學會主席Gloria,透過對十個本土地標建築物的3D幻想,並收集及記載港青的新春逸事,立體呈視出港青眼中的「衣食住行」風俗,為市民帶來最具港味的春節。
於1月14日至2月14日期間,將軍澳旗艦商場東港城將開放逾6000呎展覽平台,策展東港城「3D打印藝術萬花園」,邀得港台聯展港台兩地的80、90後年輕藝術家,包括本地青年藝術家AngryAngry、台灣3D立體打印藝術團體Fabraft,以及一群「2015珠港澳創客大賽」得獎學生,透過獨立創作3D立體打印藝術品,嘗試以年輕人的角度,將新世代對新春的印象和聯想立體地呈現眼前。聯展更邀得香港古蹟文化風俗研究推廣學會協作,創意重遊香港各區地標,喚起屬於港人的「新春」集體回憶。
80後本土藝術家AngryAngry:懷舊地標建築3D幻想 立體呈現港青衣食住行
對80後本土藝術家AngryAngry而言,香港就是他的家,他的花花世界,在這城發生的一點一滴,對他都意義非凡。自小居住裕民坊的他慨嘆畫筆追不上清拆的速度,眼看近十年觀塘重建發展,物事人非,感觸良多。今次3D 打印聯展正是一個契機,利用3D 立體打印技術,巨細無遺地將現實及幻想實現於十個香港建築地標作品之中,活現港青心目中春節的「衣食住行」元素。AngryAngry希望觀眾是次展示可多角度、更自主角度去觀賞,代入感更多,更可發揮想像力,重拾童年回憶及童趣,喚起共鳴。
香港古蹟文化風俗研究推廣學會主席Gloria:收集新春逸事 傳揚本土文化
港人常說香港缺乏本土特色,只有商業文化?陳榮珊Gloria現為香港古蹟文化風俗研究推廣學會主席、室內設計師、古蹟文化研究員、舞台演出者、藝術工作者和電台主持人。身兼多職的她,於2007年與港大好友蕭國健教授和羅慶鴻資深建築師,創立了香港古蹟文化風俗研究推廣學會,冀把香港獨有風俗傳承下去。Gloria平常喜愛穿梭大街小巷搜羅不同的新奇趣聞,她深信雖然此城是鋼筋水泥的叢林,但只要我們願意細心留意,港產文化一直都在。經常接觸社會不同階層的她對於推廣古蹟文化風俗亦有一套見解。Gloria言蕭教授為了培訓更多接班人,每每鼓勵她用不同的創意手法去推廣香港風俗文化,而他則退居幕後做「文膽」,提供專業意見。她認為利用藝術及故事形式口耳相傳把本土文化傳揚下去,過程較為生動有趣,文化傳承的意味來得更深更濃,令觀眾有更切身的體驗。
其實,我們成長中一直孕育著不少專屬香港的春節風俗,本地青年藝術家AngryAngry及香港古蹟文化風俗研究推廣學會主席Gloria,透過對十個本土地標建築物的3D幻想,並收集及記載港青的新春逸事,立體呈視出港青眼中的「衣食住行」風俗,為市民帶來最具港味的春節。
於1月14日至2月14日期間,將軍澳旗艦商場東港城將開放逾6000呎展覽平台,策展東港城「3D打印藝術萬花園」,邀得港台聯展港台兩地的80、90後年輕藝術家,包括本地青年藝術家AngryAngry、台灣3D立體打印藝術團體Fabraft,以及一群「2015珠港澳創客大賽」得獎學生,透過獨立創作3D立體打印藝術品,嘗試以年輕人的角度,將新世代對新春的印象和聯想立體地呈現眼前。聯展更邀得香港古蹟文化風俗研究推廣學會協作,創意重遊香港各區地標,喚起屬於港人的「新春」集體回憶。
80後本土藝術家AngryAngry:懷舊地標建築3D幻想 立體呈現港青衣食住行
對80後本土藝術家AngryAngry而言,香港就是他的家,他的花花世界,在這城發生的一點一滴,對他都意義非凡。自小居住裕民坊的他慨嘆畫筆追不上清拆的速度,眼看近十年觀塘重建發展,物事人非,感觸良多。今次3D 打印聯展正是一個契機,利用3D 立體打印技術,巨細無遺地將現實及幻想實現於十個香港建築地標作品之中,活現港青心目中春節的「衣食住行」元素。AngryAngry希望觀眾是次展示可多角度、更自主角度去觀賞,代入感更多,更可發揮想像力,重拾童年回憶及童趣,喚起共鳴。
香港古蹟文化風俗研究推廣學會主席Gloria:收集新春逸事 傳揚本土文化
港人常說香港缺乏本土特色,只有商業文化?陳榮珊Gloria現為香港古蹟文化風俗研究推廣學會主席、室內設計師、古蹟文化研究員、舞台演出者、藝術工作者和電台主持人。身兼多職的她,於2007年與港大好友蕭國健教授和羅慶鴻資深建築師,創立了香港古蹟文化風俗研究推廣學會,冀把香港獨有風俗傳承下去。Gloria平常喜愛穿梭大街小巷搜羅不同的新奇趣聞,她深信雖然此城是鋼筋水泥的叢林,但只要我們願意細心留意,港產文化一直都在。經常接觸社會不同階層的她對於推廣古蹟文化風俗亦有一套見解。Gloria言蕭教授為了培訓更多接班人,每每鼓勵她用不同的創意手法去推廣香港風俗文化,而他則退居幕後做「文膽」,提供專業意見。她認為利用藝術及故事形式口耳相傳把本土文化傳揚下去,過程較為生動有趣,文化傳承的意味來得更深更濃,令觀眾有更切身的體驗。